精研深耕凝智慧 教学视导促发展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升高一年级地理学科教学实效,赋能“高效课堂”建设,4月9日,十堰一中地理学科视导组对高一年级开展专项教学视导。本次活动包括一课一研、课堂听课、评课总结三个环节,旨在通过全方位诊断教学现状,促进学科教学高质量发展。
群智激荡 共研提质
在“一课一研”集体备课环节,主备教师杨海欧以《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为主题,系统阐释教学设计与实施路径。备课组成员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从课时分配到重难点突破策略,从教学内容优化到课堂活动设计,展开深度研讨。视导组专家全程参与,既充分肯定备课组“以生为本”的教学设计理念,又针对学情分析、思维进阶设计等关键环节提出建设性意见,真正实现集智共研、优势互补。
深耕课堂 精准施策
9日上午,视导组分组对五位教师的《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课堂教学进行全方位观察。授课教师立足学情实施精准教学,通过“同课异构”展现教学智慧:有的以问题链驱动思维进阶,构建完整知识体系;有的巧用地理图表培养信息处理能力;有的创设生活情境促进知识迁移。视导组成员从目标达成度、活动有效性、素养渗透力等维度展开课堂观察,细致记录师生互动、学法指导等教学细节。
凝心聚力 共谋发展
视导组成员对课堂教学给予高度评价。五位老师的课堂都非常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通过自学、讨论、展示、归纳等环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度,营造了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几节课都非常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关键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达成较好。同时,视导组也提出了宝贵建议,如适当增加板书内容,预留专门笔记时间;进一步增加学生课堂活动时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深度思考;适当进行变式训练等。老师们还坦诚、深入交流了对“高效课堂”的理解,大家一致认为,让学生动起来、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学生参与度、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是“高效课堂”的本质要求。
此次视导活动虽已圆满落幕,但教学研究永无止境。地理教研组将持续推进跨年级教学研讨,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促进教学思维碰撞、教学智慧共享,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地理学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