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化学之名赴青春之约

日期: 2025-04-21 18:20:00
来源: 高三年级

高三年级王品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在距离髙考还有50来天的时刻,站在飘扬的五星红旗下,有机会在此发言,深感荣幸,借此机会我想和大家谈谈化学,谈谈高考,也谈谈人生。首先我非常认同前面四大学科的四位大咖的观点,因而感觉到讲不出什么新的观点,恰逢近期我们化学正在讲有机合成,于是我就想用大咖的的观点和我肤浅见解做原料合成我今天的讲话。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以化学之名,赴青春之约。如何才能学好化学,助力高考,实现我们的人生梦想呢?下面我将以七个关键词来表达我的观点

一、因为爱,所以爱———传承化学的火种

因为爱,所以爱,来自谢霆锋的同名歌曲,这让我想到了我们优秀的18班课前口号,我爱化学疯疯疯咬定青山不放松,我爱化学冲冲冲勤学苦练必成功,因为热爱才能全心投入,潜心研究,因为热爱才能不惧困难,一往无前。化学是什么?是门捷列夫在梦境中追寻的元素周期律,是居里夫人在沥青中淬炼的镭光,更是我们的老师在黑板前写下的每一个方程式。他们用粉笔勾勒反应历程,用实验演绎科学真理。当你迷茫时,“守恒思想”不仅是解题工具,更是人生的隐喻———得失之间,总量永恒;当你焦虑时,“平衡移动”不仅是考点,更是成长的启示———外界压力下,调整姿态方能突破瓶颈。

而你要做的就跟随老师的脚步,去传承化学的火种,感受化学的魅力,从此爱上化学而无法自拔。

二、信自己,燃基因———唤醒化学的荣耀

一中学子,都是中考前15%的佼佼者,我们血脉中流淌着理性与坚韧。

你是否记得?当初次看到镁条燃烧的耀眼白光时,那份震撼与好奇;当亲手绘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时,那种掌控规律的成就感。

请铭记:中考的辉煌已证明我们的潜力,而今化学试卷上的每一道题,都是唤醒这份基因的密码。你有完全有理由相信髙考中你不会做的题别人也不会做,你的思维,本就该像催化剂一样高效;你的意志,本就该像金刚石般坚定!

三、重基础,筑根基———回归化学的本真

同学们,高楼万丈起于垒土,化学的殿堂永远以基础为梁柱。没有基础知识,不谈关键能力,更别说核心素养。

那些看似简单的电子式、那些耳熟能详的方程式、那些试管中的颜色变化————它们不是枯燥的知识点,而是构成物质世界的源代码。

请行动:从今天起,让教材成为你的“元素法典”,让每一道基础题化作淬炼思维的火焰。没有扎实的根基,何来盖茨比眼中那抹神秘的绿光?没有微观的洞察,何谈改变世界的宏愿?

四、凝课堂,铸利刃————打磨化学的锋芒

课堂45分钟,是智慧与青春的共振。  是你披星戴月赶赴教室的意义,每当有人问我如何才提高成绩,想来想去,我认为最重要的就专注课堂,没有之一。

当老师讲解电化学时,你是否听到电流在知识网络中的奔涌?当分析工业流程时,你是否看见科技强国梦在反应器中升腾?

请专注:用红笔标注老师的逻辑链条,用蓝笔记下自己的顿悟瞬间。这方寸课桌,就是我们征战高考的沙场;这声声讲解,便是我们刺破难题的剑鸣!

五、破题海,觅真章———升华化学的智慧

题海无涯,化学有岸。

与其在模拟卷中盲目沉浮,不如以真题为舟,以错题为桨。当你用“结构决定性质”破解有机推断,用“控制变量法”攻克实验设计时,你会突然发现:

请顿悟:高考考的从来不是题目本身,而是你是否能用化学的眼睛看世界——看透现象的本质,拆解复杂的系统,在变化中寻找永恒。

六、懂取舍,显格局———彰显化学的胸襟

同学们,化学家从不追求完美反应,他们深谙重结晶中“产率与纯度需要平衡”。高考亦是如此。

与其在晶胞计算中耗尽时间,不如确保实验描述题字字精准;与其在有机合成中纠结路线,不如让化工流程题稳操胜券。要知道,舍得舍得,舍在前得在后,就是要我们明白有舍才有得,

请清醒:在考试中要放弃你该放弃的,放弃不是懦弱,而是战略家的智慧;取舍不是妥协,而是掌控者的从容。

七、轻行装,向未来———拥抱化学的远方

请相信:

没有谁因一次配平成功赢得所有,就像没有谁因一次实验失败失去未来;作为家长我也经常给别人说孩子若出类拔萃,就献给祖国,若普普通通,就承欢膝下。

你的价值不取决于试卷上的分数,而在于你是否像缓冲溶液般稳定,像自发反应般永不言弃;

当考场的铃声响起时,你带不走的是答卷,但能带走的是三年淬炼的化学家品格———严谨、创新、执着、通透!

同学们:

让我们以氢的轻盈面对压力,以碳的坚韧构筑梦想,以铁的赤诚报效祖国!

当五星红旗见证我们步入考场的那一刻,请记住:你不是在解答试卷,而是在书写新时代中属于你的青春宣言!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