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之大计。十堰一中遵循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成长规律,基于学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从拔尖创新人才应具备的思维和人格出发,文化度人、课程成人、协同育人、融通化人,积极探索高质量人才培养范式。立德铸魂、启智润心、健体强身、尚美臻格、崇劳长技,高峰学子也留下难忘的青春足迹!
百草园里的拔节声
清晨的露水还缀在操场的青草上,我们的笑声已经撞碎了晨光。一中像一座百草园,旋转出无数斑斓的光影。
初入校园时,那每周两节的体育活动课上,我们如同自由的鸟儿,每一次跳跃,每一次冲刺,都是对生命的热烈颂歌;水火箭拖着白汽掠过松树树梢,惊起一串雀鸣,自豪、激动、喜悦油然而生;实验室解剖小龙虾,我心生霎时生对生命的敬畏;问道武当那日,山岚缠住道观的飞檐,造访北京那天,旭日盘绕宫宇的雕梁,历史课本里的丹墙翠瓦忽然有了实感,连青苔都沁着千年的墨香。
然而,在这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我也曾迷失在葳蕤的百草园里,只顾着欣赏生命的美丽,却忘记了前行的方向。
直到某个晚自习,我在走廊遇见高三的星火。
暮色四合时分,教室里的灯光依次亮起,高三学长学姐们背书的身影映入我的眼帘。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传递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如同春日的细雨,悄然滋润我的心田,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
从此,跑操的脚步声里多了一份笃定;午后的阳光洒进教室时,总能投下我手中笔尖跃动的影子;记忆中的水火箭轨迹与物理书上的抛物线重叠……每次吃完饭,我不再留恋食堂外的嬉笑,而是迫不及待地奔向教室。教室里那熟悉的桌椅,仿佛是我奋斗的港湾。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像是一颗颗珍珠被串成华美的项链,挂在我的心头,成为我知识宝库中的珍宝。我,和我们,正如劲竹般拔节生长。
期末放榜那天,捷报频传。我们仍在校园攻克更多的难题,那些与我同行的战士们依旧伏身深思,我忽然读懂了一中这个百草园最深的隐喻——百草葳蕤固然可喜,但竹子拔节时的裂响,才是岁月最动人的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