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 人人有责
日期: 2023-04-17 17:20:00 来源:校办
2022级高一(10)班 潘俊名 高一(10)班郑长乐 高一(14)班马子淇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4月15日是我国的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的宣传教育主题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夯实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社会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早在2015年7月1日,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正式施行。新国家安全法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副校长 方玉仁
国家安全法明确提出,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都是国家安全的一部分。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国家安全的直接受益者。国治邦安,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我们国家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们每天都能感受到新时代国家安全的新成就。
但是,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面临着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非传统领域安全日益凸显。比如说,近些年我国的南海局势持续紧张,台海局势不断升温,时刻威胁着我们的领土完整;让人心有余悸的新冠病毒,提醒着我们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而变化莫测的乌克兰危机则提醒着我们政治安全。
可能有同学会问,我是个学生,维护国家安全与我有关吗?同学们,当然有关系。近年来,青年学生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时常发生,比如无意间为外国间谍当向导而透密、在网站晒资料泄密等等,所以说,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作为青年学生,我们不仅是国家安全的受益者,更要主动去做国家安全的维护者。我国宪法规定,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国家安全法》第77条进一步明确规定:公民和组织应当履行下列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一)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关于国家安全的有关规定;(二)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线索;(三)如实提供所知悉的涉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证据;(四)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其他协助;(五)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和有关军事机关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六)保守所知悉的国家秘密;(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不得向危害国家安全的个人或者组织提供任何资助或者协助。
例如,遵纪守法、发现可疑行为及时举报、为安全机关提供帮助和保守国家秘密这都是在维护国家安全,再比如,维护文化安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防范和抵制不良外来文化的侵蚀,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维护网络和信息安全,不在多个账户使用同一个密码,不连接不明wifi热点,不扫描未知的二维码,不下载未知的app,遇到网络诈骗及时向公安部门报警等。
维护社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避免交通事故,遇到火灾拨打119,不在宿舍使用明火等。
维护生态安全,生活用水循环利用,垃圾分类处理,不食用野生动物和购买野生动物的相关商品,养成随手关灯关水的好习惯等。
同学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国家安全关乎我们每一个国民的切身利益,让我们的爱国情和责任心擦出火花,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做新时代合格的中国人!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