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中创新思政课程模式,构建思政育人“新格局”

日期: 2025-04-29 11:36:46
来源: 十堰日报

“行走的思政课”有趣有劲有味

文/图本报记者王聪骢 宋雅璐 通讯员 李燚飞高方平

“现在开庭!”4月21日下午,随着模拟“审判长”金子杰敲响法槌,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庭审在市一中学术报告厅拉开帷幕。来自高二(3)班的10余名学生化身审判人员、律师,身着专业制服,通过沉浸式角色扮演,体验法律职业魅力。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除高二年级300余名学生和全体思政教师外,张湾区人民法院法官与职业律师作为特邀嘉宾也到场观摩这场生动的法治实践课。

校园思政教育实践

构造思政课程“新模式”

在这场“火锅店风波”主题模拟庭审中,学生们围绕“火锅店顾客摔伤索赔纠纷”这一典型民事案件,完整还原了案件审理全流程。他们分别扮演审判员、书记员、原告、被告及其代理人,生动演绎了顾客沈某在火锅店不慎摔伤向商家索赔时,其丈夫赵某维权过程中突发心脏病离世的复杂纠纷。庭审现场,学生们严格遵循真实诉讼程序,从法庭调查阶段举证质证,到激烈的法庭辩论环节,均展现出扎实的法律知识储备与专业素养。

通过这种沉浸式的学法体验,学生们真切感受到法律的庄严与神圣,有效激发了学习法律知识的浓厚兴趣。活动生动展现了法治实践的魅力,将抽象的法治教育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现实场景,让法治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在法庭辩论环节,“原告代理人”精准援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相关条款,围绕经营者安全保障义务展开详细论述;“被告律师”则从因果关系认定、举证责任分配等法律要点切入,进行针锋相对的抗辩。双方不仅准确引用法律条文,更通过层层剖析、严密论证,充分展现出缜密的逻辑思辨能力。

特邀点评嘉宾孟永律师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学生们不仅精准把握了各自角色,在证据链条构建和法理阐述方面更是表现突出。”

张湾区人民法院法官李含玉深有感触地说:“这场模拟庭审让我们真切看到了法治建设的希望,期待有更多优秀学子加入司法队伍。”

据悉,这是市一中连续第三年成功举办模拟庭审活动。该校通过不断总结经验、优化设计,现已构建起“庭审观摩+案例研讨+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法治教育体系。这种创新实践不仅丰富了教学形式,更以沉浸式体验式的教育方式将法治精神融入学生成长过程,成为他们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校党委书记、校长马向东说:“本次模拟庭审活动既是我校‘学民法、用民法’主题实践的重要成果,更是思政教育创新的一次生动实践。通过构建‘情境体验+专业指导+社会联动’的教育模式,我们成功实现了法治教育从知识传授到价值引领的跨越式提升。”

思政教育多维延伸

画好思政教育“同心圆”

市一中积极探索思政教育创新路径,将课堂教学延伸至校园生活各个场景。学校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263名学生走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通过实地观摩庭审、撰写调研报告等方式,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的司法实践。“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公平正义的种子深植学生心田。”高二年级主任李江说。

在课堂教学方面,思政教师深度挖掘“学习强国”平台资源,将“电梯劝阻吸烟案”等社会热点事件与《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法律与生活》课程紧密结合,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关注社会时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政治素养和思辨能力。

此外,学校构建起“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历史课堂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地理教学中融入人地和谐发展理念,生物课程则积极践行“两山”理论……各学科同向发力、协同育人,推动“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创新思政育人载体

构建思政育人“新格局”

市一中以多元化载体为依托,构建起“课程+活动+实践”三位一体育人体系,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等德育活动成为思政教育的鲜活载体。

在教学实践中,高二(5)班班主任高升精心设计“法与情”辩论会,引导学生围绕正当防卫界限等法律议题展开深入思辨;政治教师罗慧推出特色暑期实践课程,聚焦“运动安全与侵权责任”“旅游合同纠纷处理”等实用专题提出可行性建议。2024年国庆节期间,学校策划开展“改革开放的法治足迹”研学活动,组织学生走访企业、社区,直观感受法治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

“主题班会要常办常新,关键在于内容和形式的持续创新。”该校副校长方玉仁表示,学校将党史学习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贯穿育人全过程,引导学生从时事热点中把握时代脉搏,从历史人物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进而将爱国情怀内化为价值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该校以“青春心向党奋进新征程”主题团课、国庆快闪、历史舞台剧大赛、每日时政速览等丰富多样的活动为载体,有效激发学生奋斗热情,引导他们坚定“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信念,筑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根基。

“我们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以启智润心的教育情怀和守正创新的责任担当,持续深耕思政育人沃土,让信仰的种子在青春的心田生根发芽,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教育力量。”马向东坚定地说。这一掷地有声的教育宣言,彰显了新时代市一中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过程中的政治自觉与使命担当。

市一中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庭审。

市一中学生到市人民检察院参观学习。